飘天中文网 > 帝台春 > 第二十五章

第二十五章

推荐阅读:

飘天中文网 www.piaotianz.com,最快更新帝台春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怎么还没回来?”守在京兆尹府衙内的李铿焦急不安,催问身边人。

    那人回道:“宫内并没有传出什么动静。”

    李铿心头不安之感越发浓重,忍不住一拳砸在桌案上,自己这执意亲自前往的儿子只怕是回不来了,禁军自己人里怕是出了内奸,这下局势更急迫,必须速战速决了。

    旁边或站或坐着两三个中年男子,都是武将模样,他们是武安侯麾下部将出身,眼下在玉京禁军及京城卫戍各处任职,也是李铿谋划此事的同党,旁边另有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,他低声道:“大人,只怕这事情要不妙了。”

    李铿哪里不知道这个,从前几日那些要散步消息之人莫名暴死后,他心头就凉了一半,但上了贼船,赌上了全家前程性命,便已没有后路,虽已有四面楚歌之兆,他仍不肯在这些人面前露怯,强笑道:“不过是一些小意外罢了,那又如何?皇帝远在皇陵,这京城会怎样,还难说得很。我也不是没有胜算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外头进来个武安侯府的亲兵,禀道:“世子,京兆尹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那文士分明愣了一下,下意识问道:“大人这是?”

    李铿多了几分底气,脸色从容了些许,道:“皇帝若以为我只能靠父亲手下那些人,这便大错特错了,即便没有大军,想要这玉京城乱起来,于我也是易如反掌。既然大军来不及,人手不足,这满京城的囚犯罪奴,焉得不是一大助力?我已和京兆尹商议,矫诏说要赦免官府服役的罪囚和奴婢,让他们混在禁军里攻入皇宫和一二品大员家中。皇帝既然想绝我李家,我便只有鱼死网破了。”

    其中一个武将看了那文士一眼,犹豫道:“如此行动,会否太仓促了,我等已经做了这么多,楚王那里却没有消息,只怕……”

    李铿心头一震,原本他已经依附于楚王,也已说好要在合适的机会里应外合,再借武安侯之势,必然事半功倍,但皇帝先发动,他这里临时出事故,仓促起事,消息给楚王送去,那里却无半点回信,显见得自己是要成孤掌之势了。眼下楚王不肯相助,宫中荆王处也毫无回音,自己谋划的这场乱,师出无名,怕是先败了一半。他也忍不住有些灰心,几乎要后悔自己行事太仓促莽撞。可眼下事已至此,已然是不可能回头了。

    那文士目光只看着前方地下,似在沉吟,片刻后方道:“不是王爷不肯相助,而是如今恰好是先帝忌辰,若在此时起事,便落了个不孝之名,日后必然有大患。唉,也是事出突然,世子的消息传过去,王爷十分震惊,一时来不及安排布置。”

    这话明显是敷衍之词,但如今这关头,李铿也无可奈何,他们几人的家眷,早已经分别着人秘密送出京,眼下只怕已是到了楚王所辖境内,虽是让家人逃得一命,却也是被楚王握住了把柄,纵有满腹怨气,也发作不得。

    李铿看一眼周围几人,见他们脸上都是凝重,并无些许欢欣,便可知众人都是并无胜算,心乱如麻,想起身陷禁宫凶多吉少的长子李著,他也不免心头更添了悲哀,却只得咬牙忍了,从桌上取了一壶酒,将几个酒杯倒满,自己先取了一杯,敬众人道:“各位,今夜此战,不成功便成仁!”

    几个武将自家和武安侯牵连太深,十多年前也都曾涉足东宫之事,如今皇帝要拔掉武安侯,他们定也是逃不掉的,便破罐子破摔,随了李铿做这场乱。他们本是沙场出身,早年也是刀口舔血之人,于生死看得比常人淡,此刻破釜沉舟,便鼓了当年征战时的勇气,倒多添了几分悲壮,纷纷饮了酒,将酒杯当地杂碎,道:“生死就在今夜!必死战!”

    奉正十年二月十九,俞宪薇想,自己此生,定然不会忘记这个日子,因为,这是她头一遭经历叛乱之局。

    因了杨嬷嬷的心思不宁,俞宪薇也敏感地察觉到有什么不对,是夜也并未睡好,半夜里被一阵远远传来的喧哗惊醒,一睁眼却是吓了一跳,那原本黑漆漆一片的窗外竟映着火红的光,这分明是那里起了大火。俞宪薇一时只觉得浑身一阵火舔火噬般的剧痛,那遥远的仿佛已经被忘却的被火舌吞噬的痛苦一瞬间无比清晰,胸透涤荡的巨大恐慌和恨意几乎要撑破胸膛,她就着半撑起身子的姿势定在床上,一时竟不能动弹分毫,好容易挣扎着重重一口咬在手背上,口中立刻尝到铁锈般的血腥味,真实的疼痛和虚幻中的疼痛混在一处,却让身体的感觉渐渐分明起来。

    手臂终于能动了,俞宪薇慢慢坐直身体,用力抚住胸口,已经快一年了,她竟不知道原来自己心底竟是恨的,她恨许多人,许多事,父亲、祖母、继母、妹妹,还有许多别人的脸孔在她眼前闪过,让她脑中混乱不堪,俞宪薇只觉不妙,便又抬起手臂重重再咬下一口,鲜红的血线沿着雪白的手腕流下,一滴滴掉在雪白的中裙上,似染开了点点红梅,终于将那乱作一团的神思压抑下去。

    俞宪薇从床上下来,光脚踩在地上,走在窗边,猛地拉开窗户,迎面便是散落而来的黑色烟灰,鲜红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。而那厮杀般的喧哗越发明显了。

    “姑……姑娘……”照水头发散乱,慌慌张张从外间扑了进来,一眼见她站在床边,忙道,“姑娘,外面,外面起火了……”落后两步跟着燕金、宝带,神色稍稍平静,眼中却也有些慌乱之意。

    俞宪薇点了点头,见她们都只穿着单衣,不由得蹙眉道:“快去穿好衣裳,我们去找杨嬷嬷。”

    几人迅速将裙袄穿好,简单梳洗,宝带留着看守殿阁,俞宪薇带着另两个往殿后杨嬷嬷住所走去,初春的夜仍是一片沁寒,董太后不在,隆福殿漆黑一片,路上不见一个人,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甚至连如鼓的心跳声也声声入耳,也不见一丝光,漫天火光映亮了路,灯笼的光便显得微弱了,莫名地叫人多了几分不安,连呼吸都轻了。幸而远远便看见杨嬷嬷屋里灯火通明,有人影被烛光映在窗上,显然里面有不少人。俞宪薇听得身后的照水明显地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进的前来,只见门户大开,杨嬷嬷却并没有在床上,而是挺直了腰坐在桌边,衣裳穿得严严实实,发髻一丝不乱。旁边另有几个宫娥,大都衣衫齐整,只有一两个年纪小些的发髻胡乱挽着,显然是慌乱中所为,被人看见,便羞愧得几乎将脸低到地上。

    “嬷嬷。”俞宪薇进了屋,低声唤了一句。

    杨嬷嬷脸上勉强一笑,道:“姑娘也醒了。”

    “被火光照醒了。”俞宪薇在她身边坐下,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杨嬷嬷脸色有些不好,隐晦道:“看这样子似乎情况不简单呢。”谋反作乱这样的话,即便是猜测,也不能轻易出口,否则便是犯了宫中大忌。

    俞宪薇明白她的意思,知她必然还忧心太后和荆王,但情势比人强,守殿内监前日尽数被派到荆王漪兰殿去了,眼下隆福殿只有她们这些女子,便是想做什么也是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她抿住了唇。只暗自思忖,虽然烟灰被大风刮入宫内,但那火光离德象宫似乎很有一段距离,德象宫百年历史,殿墙高深,宫禁森严,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攻进的。但是,她转念一想,前几日禁军的异常,突然多了些不祥之感,若禁军异动是出了叛臣,监守自盗下,这宫墙又算得什么?德象宫统共只得八扇大门,倘若将这八扇门封死,内里的人便如瓮中之鳖,根本没有活路了。这平日里守卫宫中人安全的宫墙,如今便是现成的监牢。

    想到这,她不由得又看了眼杨嬷嬷,十数年前睿王攻入德象宫,内宫中死伤无数,连太子夫妇和几位幼年的皇子公主都不能幸免。今日这番,莫不是旧事重演?又是一个轮回?

    杨嬷嬷察觉到她视线,便对她笑笑,道:“姑娘不必担心,你大难不死,必是个右后福的,今日这番,不过是个小坎罢了。且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心头一动,垂下眸子,不再说话。又听杨嬷嬷吩咐身边宫娥,“去告诉其他人,尽管呆在屋里,该轮值守门的也不要妄动,更不要出殿,眼下殿外不知情形如何,我们只管安分在殿内便好。”她的话,便有定海石般的作用,叫人心里慢慢镇定下来。小宫娥应了一声,福了一礼,如往日般从容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桌上的红烛淌了满桌的烛泪,却没有人上前擦去,众人屏息静气,或站或坐,静静看着门外冲天的火光,耳中听着那时强时弱的喊杀声。大约到得黎明时分,蜡烛燃尽,最后一丝烛火在一摊不成形的烛油里闪动了几下,终于熄灭了,那些喧哗也渐渐停了,火光亦缓缓低了下去。

    便有宫娥提议出去探一探动静,但杨嬷嬷并没有同意,她又静静坐了一个钟头,直到天色大亮,日头升到树头,方出声命了两个年纪大些沉稳些的宫娥出外探听情形。

本站推荐:

帝台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飘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林似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似眠并收藏帝台春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