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天中文网 > 帝台春 > 第二章 入帝京

第二章 入帝京

推荐阅读:

飘天中文网 www.piaotianz.com,最快更新帝台春最新章节!

    正感叹间,俞宪薇眼角忽而扫到一人,不由一惊,忙定睛看去,那一身暗色绣纹蓝衣,牵着白马停在路边的挺秀少年,果然正是夏家的公子夏泓。

    夏泓警觉,似察觉到有人注视,目光便往车道上扫过来,俞宪薇手一抖,帘子松松掩了下来,隔断了外头视线,她心中生疑,夏泓不是跟着荆王早二十多天就进京了吗?怎么还在这儿?

    这时,赶车的梁内监唤停了马,冲里头道:“嬷嬷,前面好些人堵了路,许是过不去了。”从外头动静来说,像是堵了不少马车在道路上,行人的说话声,叫嚷声,询问声,路边小贩见缝插针的叫卖声,夹杂着马嘶的声音和不耐烦的刨地声,隔着帘子传了进来,很是嘈杂。这条路足有两三丈宽,能让路堵成这样,只怕不是小事。

    杨嬷嬷脸沉了下来:“玉京城门口的官道,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堵路,你去瞧瞧是怎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梁内监应了一声,便让身边小内监帮着拉住马,自己往前头去了。不多时急匆匆赶回来,挑帘探进半个身子,方低声道:“是有人拦了荆王的车驾,一行人便堵住了路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心头一咯噔,果然,这几日拼死拼活赶路,只怕就是为了这个缘由。

    荆王是已故孝恒太子的幼子,去年末被遣到荆城就藩,恰是俞宪薇所在之地,谁知他一到封地就病倒,病势汹汹,一城的大夫都无能为力,幸而董太后还记挂这个孙子,命了太医来给他诊治,和杨嬷嬷也就是前后脚到的荆城,太医一番诊脉,说是荆王身体弱,脾胃和荆城水土不合,怕是不宜养病,便依董太后事急从权、不妥便回京的指示,又将荆王带回京,他们走得匆忙,二十多天后,杨嬷嬷和俞宪薇一行才动身离开荆城。

    表面上看是毫不相干的两拨人马,但前几日杨嬷嬷那般焦急赶路,眼下又这么凑巧遇上荆王的队伍,说两件事没有联系,俞宪薇无论如何也不会信。荆王入京,若遇上什么事,太后在宫中遥遥不知,但太后身边的嬷嬷在,别人总要看太后几分薄面。这便是隐隐为荆王保驾护航了。

    仿佛为了应和她的猜想一般,杨嬷嬷往前挪了挪,到了车前端避开正中主位,只靠着侧边下人们方便说话的地方,这才冷笑一声,冷冷道:“荆王殿下怎么说也是先孝恒太子嫡子,今上亲侄儿,谁这么大胆敢挡他的去路?”

    梁内监道:“是程有龙和刘善琦两位大人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似有些惊奇,声音一缓道:“他们两位拦着殿下想做什么?”

    梁内监看了俞宪薇一眼,俞宪薇低着头,眼观鼻,鼻观心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杨嬷嬷略微点了点头,梁内监才道:“他们说荆王殿下是外封了的藩王,无召不得回京,否则便是欺君重罪,两位老大人在路中央痛哭流涕,不肯让路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沉吟片刻,又问:“他们拦了多久了?”

    梁内监心领神会她的意思,道:“已有半个时辰,想必消息已经传到宫内了。”顿了顿,又道,“听说荆王殿下一时惊惶,挣扎着要下地扶两位大人,结果却吐了口血出来,已是晕过去了,现下在旁边搭了个避风小棚子歇着呢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!”杨嬷嬷大惊,身子一直,立刻要起来,“吐血了?这可如何了得?太医如何说?”

    梁内监道:“太医当时就看了,说是身子虚弱,又急痛攻心所致,不是大碍,好好歇着,定神养心,一个月也就好了。”略顿了顿,又问,“姑姑可要去看看?”

    “急痛攻心……”杨嬷嬷慢慢咀嚼他的话,却是缓缓坐回了原处,过了一会儿才道,“不必了,有太医在那里,医药自然是齐全的,伺候的下人也是精挑细选的,炭火衣被亦是事事都妥当,我去了,反而碍事。”

    一面抬头瞟了梁内监一眼,突然嗤笑一声:“行啊小梁子,先缓后急地和我老婆子说话,竟在我跟前弄鬼呢,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?你心细,见事清楚这是好事,但也要分人分地方才好!”

    那梁内监脸一红,忙低头恭敬道:“姑姑是宫里积年的嬷嬷了,我年纪小,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姑姑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杨嬷嬷一笑,声音不辨喜怒:“行了,我知道你的意思,你师傅是太后身边的首领太监,将来自然也有你的出路,以后有什么和我直说便是,老婆子年纪老了,精神不济,可没精神和人拐弯抹角打哑谜。”

    梁内监脸一白,惶恐道:“姑姑,我……”

    杨嬷嬷打断他:“我和你师傅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,自是不会计较这等小事,但身为长辈,还是想规劝你两句。”

    梁内监忙道:“恭听姑姑吩咐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道:“身为奴才,尤其是宫里的奴才,聪明要有,但最重要的是忠心,先有了忠心,再用聪明,这才会走得高,走得远。”

    梁内监战战兢兢,忙在车沿上跪下来,规规矩矩给杨嬷嬷磕了个头:“多谢嬷嬷教诲。”

    又转头给马车里的俞宪薇磕了个头,这才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杨嬷嬷一阵沉默后,伸手抚平车帘,这才转过身,和气地对俞宪薇笑道:“事急从权,当着姑娘的面做这些训人的事,实属不恭,姑娘切勿见怪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心头犹是惊心动魄,神色仍是从容,道:“嬷嬷也是好意教我,我怎会怪罪。”她方才就觉得奇怪,明明荆王吐血的事事关重大,为何梁内监偏不先说这事,而是慢条斯理从头一一道来,这岂非太主次不分,后来听了杨嬷嬷的话,她才知道其中另有内情,怕是梁内监故意如此为之,为的是提醒杨嬷嬷事中有异,更为了在杨嬷嬷跟前显露一把自己的聪明,这异处她一时半会猜不透,杨嬷嬷猜透了,却心生不喜,便立时教训了梁内监一番,让他不要忘了本分。当着俞宪薇的面,只怕也有让她对宫中行事之道有个了解的意思,的确是一番好意。

    杨嬷嬷先是低头道:“多谢姑娘体谅。”又微微叹了口气,“看姑娘这般聪慧,颇有当年二小姐的风采,老婆子真是欢喜。”

    看她感慨,俞宪薇只得沉默下来,但想着荆王和自己到底有些渊源,自己那隐晦处事的亲舅舅现下又是荆王一派的,她总不放心,想问上一问:“嬷嬷……就不担心荆王殿下么?”

    杨嬷嬷道:“纵担心也无用,有太医在,不会出事。”她有些诧异地看了俞宪薇一眼,话锋一转,“姑娘倒是关心殿下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垂眼,道:“是我逾矩了,想着到底是一处来的,觉着有半份同乡之谊,所以多问一句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释然,道:“姑娘你孤身一人随我上京,这样想也是难免。不过荆王殿下也不是外人,若细论起来,与姑娘也是亲近的表亲呢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忙低头道:“这可万万不敢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笑道:“姑娘其实不必这般拘谨,太后最欢喜小辈们在她跟前一团和气融洽,姑娘以后也是要和几位殿下打交道的,虽然应该恭敬,但恭敬之余,也不要太拘束了,兄弟们稍稍亲厚一些,太后也会欢喜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只觉杨嬷嬷深浅难测,比之先前俞家众人都更胜一筹,总有心惊之感,怕自己多言有误,忙点头应了,不敢再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约莫又等了大半个时辰,前面积聚的人群慢慢散了,玉京城前的这条道路又恢复了往日畅通。梁内监回来道:“听说皇上下了圣旨,召荆王回京养病,任何人不得阻拦。两位大人擅自阻挠亲王车驾,实乃不敬,暂交玉京府尹收押,容后论罪。现下人都往京里去了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,道:“既然事情了了,我们也走吧。”梁内监忙答应了,一抽鞭子,这辆马车也缓缓朝玉京城而去。

    约莫到了下午,一行人才到了玉京宫城,并不走正门,而是绕道西侧西华门,过了一段长街便由沐阳门入内宫,进门便下了车,杨嬷嬷笑道:“行李他们搜检过后自有人给我们送去,现下这条路只能靠走的了,姑娘且先委屈些。”

    马车一路走来,先前的繁华喧嚣陡然变得安静,从西华门到沐阳门,一路只听到马蹄踏在石板上的声音缓缓荡开,四周空旷安静到叫人心头忍不住紧张起来,杨嬷嬷不吭声,俞宪薇也只得屏息危坐,下得车来,抬头间,一扫到旁边那高高的厚重城墙,严肃古板的守卫和远处重重叠叠的宫殿顶,俞宪薇这才对入宫这个概念有了清醒的认识,和之前火海重生后满目的熟识之人不同,此刻这偌大的德象宫里,便只有她一个人了。她下意识往后看了一眼,却陡然一惊,照水坐的那辆马车并不见踪影。连梁内监几个太监也不见人,她身边只有杨嬷嬷是认识的。

    杨嬷嬷察觉到她有些惊色,忙道:“姑娘莫急,因了照水姑娘是初次进京,却是走的另一扇门,待稍后自会来与姑娘相见。”

    旁边一群内监的首领打岔笑道:“杨姑姑也太谨慎了些,俞姑娘虽无品级,却是太后娘娘近亲,这些规矩原可免了,只管坐着车进内宫便是,那带来的人也是不必搜身的。”

    杨嬷嬷安抚了俞宪薇,便轻笑一声,道:“这却使不得。俞姑娘是太后娘娘外甥孙女,亦是尊礼守法之人,这等逾越宫规之事,乃是万万不会做的。连崔嬷嬷小梁子几个,品级不够,进出宫门也是该搜一搜的。老吴你也是内侍监的管事,这样打趣俞姑娘,小心太后知道了可不依。”

    那吴内监神色一凛,忙赔笑道:“是小的失言了,俞姑娘莫怪,姑姑莫怪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听得他们虽是玩笑,但言语中隐隐却有刀光剑影之势,背心早沁出冷汗,此时见话头移到自己身上,她只得垂眸道:“公公玩笑,我自不会当真。”

    吴内监见她话里也是滴水不漏,显见得讨不了什么好,便一甩拂尘,笑道“咱家还有事忙,就不搅扰两位了。”说罢,自是离去,他手下那些人便当着杨嬷嬷和俞宪薇的面,开始搜检她们的那辆马车。

    杨嬷嬷眸中闪过一丝怒色,却隐忍了,对俞宪薇道:“姑娘随我来。”

    俞宪薇点了点头,便跟在杨嬷嬷侧后方,由她引着踏入德象宫内宫。

本站推荐:

帝台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飘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林似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似眠并收藏帝台春最新章节